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病四首 其一
释函是 〔明代〕
始信我能病,闭门惟一閒。鸟声喧瘦日,人影谢空山。
茶为伤脾少,诗因摄虑艰。年来方有愿,独宿寒云间。
病留凌江寺
避地思投老,征途复苦辛。古城寒戍火,多病老僧身。
寂寂凌江寺,萧萧枫叶津。昨来云水客,云是庐山人。
将还雷峰留别古冈诸子
一自闻风鹤,深惭遁者讥。寻生人有路,策杖我何归。
旧筑青山稳,征帆野岸微。江城重回首,春草绿依依。
江涨
江涨因春雨,群山汇巨流。水禽飞上树,贾客不登舟。
稚子争持钓,村翁忙凿沟。茫茫烟树合,吾自倚高楼。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 其二
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匡山从昔峙,楚水至今流。
我隐何曾隐,君休竟不休。此生堪几误,惭望武昌楼。
送衣石下山兼订复来
六十又过四,千华重授衣。青山不可再,白首好相依。
梅发随流去,春来逐雁归。相期寒食候,垂绿半开扉。
丹霞山居十二首 其二
日落千峰失,蝉声远树微。月光先见水,山气静侵衣。
绝顶重泉下,遥空一鹤飞。此间谁不到,扶策独行归。
赠角子
閒窗爱独坐,禅暇稍吟诗。与世真无涉,逢人辄解颐。
幽栖偏得性,辛苦勉从师。所赖惟多病,投艰或可迟。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
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
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
戊子春掩关雷峰诸道俗见讯示此
四十年来弹指间,荷担大道不知顽。无缘常恐法轮坠,多病偏怜梦幻悭。
业识未乾迷悟假,垢心忘尽圣凡閒。于今剩有蒙头衲,敢效高僧闭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