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台殿切层霄,丹霞远建标。名传白莲妙,年纪赤乌遥。
迤逦城连郭,回环水贯桥。重来拟分榻,尘虑未全消。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宋代〕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庄棫 〔清代〕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 〔宋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宋代〕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
万年欢(有感)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