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疏单勿复道,幸抱此高襟。妙鉴既弘照,大车亦雄任。
如何覆载洪,行迹复淹沉。孤征即长道,缠绵荆莽侵。
焉能不局蹐,日月坐以深。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张养浩 〔元代〕
寿阳曲·云笼月
马致远 〔元代〕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清代〕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宋代〕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宋代〕
江神子
刘镇 〔宋代〕
少年游
陈允平 〔宋代〕
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黄师参 〔宋代〕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毛滂 〔宋代〕
七娘子(舟中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