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代应二首 其一
李商隐 〔唐代〕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清代〕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王国维 〔近现代〕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纳兰性德 〔清代〕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宋代〕
望江南(雨)
黄公绍 〔唐代〕
朝中措(首夏)
赵长卿 〔宋代〕
念奴娇(同官相招西湖观梅,用东坡大江东去韵)
章谦亨 〔宋代〕
鹧鸪天
徐俯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