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白云精舍近,一路入迢遥。古壁留残霭,微钟送暮潮。
鸟啼空翠晚,花落断香飘。此地堪携兴,何须度石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乔吉 〔元代〕
清江引·立春
贯云石 〔元代〕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 〔近现代〕
南乡子·相见处
李珣 〔五代〕
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菩萨蛮·题画
龚翔麟 〔清代〕
满庭芳·茉莉花
柳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