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海国春鸿外,人烟尽木乡。潮生孤屿没,月出白沙凉。
夜火邻鲛室,云帆拂蛎房。从来少耕种,辛苦坐沧浪。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双调】折桂今
张可久 〔元代〕
风入松·九日
【南吕】一枝花_春风醉碧桃
张彦文 〔清代〕
满江红·翠幕深庭
吴文英 〔宋代〕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王国维 〔近现代〕
柳梢青·灯花
张林 〔宋代〕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 〔宋代〕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
龚自珍 〔清代〕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