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水国催寒早,霜风几夜砧。怀君隐居处,落叶乱山深。
野鸟无遗迹,孤云不系心。悬知灯火夕,闲坐听猿吟。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四块玉·警世
曾瑞 〔元代〕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虞集 〔元代〕
【中吕】迎仙客_感旧鹦鹉洲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凭阑人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摸鱼儿·也何须
刘辰翁 〔宋代〕
点绛唇·厚地高天
王国维 〔近现代〕
最高楼·旧时心事
程垓 〔宋代〕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 〔宋代〕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