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官柳拂晴烟,情多又别筵。且倾寒食酒,将赠绕朝鞭。
远树青云外,孤帆夕鸟边。明朝相忆处,两地听啼鹃。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金朝〕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陈尧佐 〔宋代〕
小重山·春愁
吴淑姬 〔宋代〕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
陈维崧 〔清代〕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
晏几道 〔宋代〕
清平乐
王质 〔唐代〕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念奴娇(月)
黄公绍 〔唐代〕
水调歌头(留宰生日)
王炎 〔宋代〕
南歌子(呈府判删定黄子升)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