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幽栖青嶂下,尘事少相侵。亦有渔樵乐,而无缨冕心。
竹闲书幌净,花汎墨池深。醉卧云萝下,机忘鸟自吟。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若石之死
刘基 〔明代〕
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刘因 〔元代〕
【双调】夜行船_酒病花愁何
马致远 〔元代〕
柳梢青·七夕
刘镇 〔宋代〕
风流子
陈允平 〔宋代〕
念奴娇(瑞香)
姚述尧 〔宋代〕
南乡子
石孝友 〔宋代〕
丑奴儿(庆邓彦鳞生子)
廖行之 〔宋代〕
折红英
程垓 〔宋代〕
凤栖梧(送子廉侄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