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欲赋莱衣未有期,且将簪弁恋明时。三年考满孤琴在,千里宁亲一鹤随。
建水暮帆钟杳杳,楚城寒雁树离离。过家暂醉西江酒,莫遣都门疋马迟。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因岩亭
白居易 〔唐代〕
揠苗助长
佚名 〔先秦〕
棘刺雕猴
韩非 〔先秦〕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红豆曲
曹雪芹 〔清代〕
【越调】斗鹌鹑 闺情
沙正卿 〔唐代〕
山坡羊·江山如画
陈草庵 〔元代〕
【双调】新水令_思忆落红风
周文质 〔元代〕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萨都剌 〔元代〕
鬓云松令·枕函香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