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大梁公子写沧洲,几百年中墨尚留。芳草秪疑韦曲社,青山多是洛阳秋。
天边积霭鸿初断,浦口微霜叶尽流。遥想繁华何事业,汴河东去更悠悠。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读史五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商山有黄绮,颍川有巢许。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
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乔吉 〔元代〕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宋代〕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毛文锡 〔五代〕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元好问 〔金朝〕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王国维 〔近现代〕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韦庄 〔唐代〕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赵佶 〔宋代〕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纳兰性德 〔清代〕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