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和《思归乐》
白居易 〔唐代〕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南吕】梁州第七_射雁鱼尾红
乔吉 〔元代〕
寿阳曲·潇湘夜雨
马致远 〔元代〕
谒金门·双喜鹊
王庭筠 〔元代〕
转应曲·寒梦
王敬之 〔清代〕
太常引·客中闻歌
项鸿祚 〔清代〕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宋代〕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五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