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正月孤帆别远津,秋风林下忽沾巾。他乡久住愁双鬓,故国遥看隔几尘。
江海又逢初下叶,关河同是未归人。坐来更忆东山赏,共对閒僧话夙因。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正宫】端正好北 忆别
方伯成 〔唐代〕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宋代〕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牛希济 〔五代〕
南乡子·相见处
李珣 〔五代〕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倒犯
陈允平 〔宋代〕
沁园春
吴泳 〔宋代〕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
张元干 〔宋代〕
青玉案(残春)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