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独扶残醉出江城,原野西风万叶声。日暮关河似秋水,萧萧鸿雁不胜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大石调】青杏子_骋怀花月酒
曾瑞 〔元代〕
满庭芳·和人潼关
曹贞吉 〔清代〕
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鸣。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 〔五代〕
思远人
赵令畤 〔宋代〕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宋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 〔唐代〕
踏莎行
张抡 〔宋代〕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石孝友 〔宋代〕
燕归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