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山禽奔奔好羽毛,翼短飞低恋榛莽。荒原野径薜荔稀,莫惮王孙便飞去。
原头八月起秋风,寒菊初花枸杞红。雌雄相随莫相斗,官里频将锦衣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失题
白居易 〔唐代〕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纪昀 〔清代〕
乔山人善琴
徐珂 〔清代〕
天净沙·夏
白朴 〔元代〕
【越调】柳营曲 金陵故址
查德卿 〔元代〕
一枝春·竹爆惊春
杨缵 〔宋代〕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韦庄 〔唐代〕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苏轼 〔宋代〕
贺新郎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