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兹山连峰势磅礴,空翠濛濛坐中落。始悟方壶醉里涂,复讶商公兴时作。
竹涧堂临溪水滨,龙门墨客问通津。相逢大醉仙家酒,戏墨持归鹤上人。
鹤上仙人与山好,每见此山应绝倒。云断嵩丘少室閒,龙鸣华顶天台早。
我亦平生苦爱山,尘缘未割竟何颜。愿随飞落花源去,一见秦人遂不还。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中吕】卖花声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越调】小桃红_○题情
王元和 〔清代〕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宋代〕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渔歌子·楚山青
李珣 〔五代〕
鹧鸪天·一夜冰澌满玉壶
石孝友 〔宋代〕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张宁 〔明代〕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清代〕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