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临淄城头风树悲,东流汶水归何时。愁看风树将流水,因思亲没无还期。
蘼芜堂下秋霜色,日夕焄蒿动精魄。三时悽怆想音容,一气幽明本无隔。
佳城遥望郁苍苍,春去秋来宿草长。此日丰碑应表墓,他年幽壤定焚黄。
绣衣玉节承恩厚,乡县枌楸别来久。藁荐东还未有期,柏台西上频回首。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李白 〔唐代〕
桃源
新妇石
白居易 〔唐代〕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汤舜民 〔元代〕
【双调】行香子 别恨
朱庭玉 〔元代〕
【中吕】朝天子_秋夜客怀月
周德清 〔元代〕
【越调】柳营曲_和听雪酒半
徐再思 〔元代〕
【南吕】一枝花 丽情
贯云石 〔元代〕
红芍药·人生百岁
王观 〔宋代〕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和凝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