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红芍药·人生百岁
王观 〔宋代〕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清代〕
谒金门·风丝袅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戏题村舍
辛弃疾 〔宋代〕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虞美人
陈允平 〔宋代〕
壶中天慢
张抡 〔宋代〕
疏影(笋薄之平江)
邓剡 〔宋代〕
明月逐人来(灯夕赵礼端席上)
张元干 〔宋代〕
十月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