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墨绶新悬鬓己皤,宦游西上易蹉跎。青山竟掩孤坟在,浮世仍传并秀多。
门柳不堪愁里赋,琴台谁忍醒时过。愧无公子鱼肠剑,挂向空林野树柯。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天净沙·春
白朴 〔元代〕
小桃红·晓妆
乔吉 〔元代〕
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元代〕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宋代〕
渔歌子·楚山青
李珣 〔五代〕
满江红·思家
郑燮 〔清代〕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宋代〕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代〕
满庭芳(吉度)
胡浩然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