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源山下草堂开,竹杖黄冠日往回。雨带新潮低捲幔,云连孤岛落衔杯。
闲棋每忆林间榻,静钓犹思石上苔。嘉政只今人共说,未应陶令赋归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 〔元代〕
【中吕】阳春曲 金莲
贯云石 〔元代〕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 〔宋代〕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宋代〕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元代〕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温庭筠 〔唐代〕
念奴娇
刘镇 〔宋代〕
玉楼春(冬日上江西漕鲁大卿)
石孝友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七)
潘阆 〔宋代〕
诉衷情(七夕)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