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年少与君轻别离,肯将清泪洒临岐。那堪短褐飘蓬后,不似寒窗剪韭时。
遥夜客心悬络纬,隔帘霜影动辛夷。十年此会仍分手,何得杂尊复共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鲁共公择言
刘向 〔两汉〕
【中吕】普天乐 维扬怀古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水仙子_春日即事鱼
王举之 〔元代〕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张养浩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拨不断·布衣中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冯延巳 〔五代〕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纳兰性德 〔清代〕
河传·春浅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