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茵席沟渠各所宜,巧耶有道得如斯。平生正不人怜受,岂有乌头变白时。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蝜蝂传
柳宗元 〔唐代〕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越调】凭阑人_湖上二首远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游金山寺
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元代〕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 〔宋代〕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张元干 〔宋代〕
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欧阳炯 〔五代〕
渔歌子·草芊芊
孙光宪 〔五代〕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