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禫服怜残息,闲园学种蔬。饥餐惟赤米,缓步有清渠。
谷口稀人访,萝轩澹自居。方知栖遁者,不惜谢公车。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瑞鹧鸪 其三
辛弃疾 〔宋代〕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唐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蝶恋花·春景
苏轼 〔宋代〕
东风齐著力(除夕)
胡浩然 〔唐代〕
丑奴儿(庆邓彦鳞生子)
廖行之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一)
潘阆 〔宋代〕
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毛滂 〔宋代〕
玉楼春(立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