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都门清雅古来名,复此微官托俊英。南陌联镳常日得,西郊别袂片时轻。
春帆处处江花落,寒食朝朝山雨生。无限垂杨堪系缆,临流且为一尊倾。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崔兴宗写真咏
王维 〔唐代〕
【双调】新水令 离别
李致远 〔元代〕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 〔五代〕
卜算子·答施
乐婉 〔宋代〕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明代〕
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宋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宋代〕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陆游 〔宋代〕
真珠帘(栽竹)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