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岩泉流石无数,素壁濛濛起烟雾。君家屋宇在城市,何以堂上生松树。
侧闻江夏生,气酣扫毫素。绝笔风雷拔地起,意匠凿天天为怒。
泰山古根生眼前,俄顷缩出徂徕山。悬萝挂薜袅袅里,复有草舍松之间。
窗间老人鬓发秃,羊翻一编周易读。空山瑟瑟翠涛激,长干冥冥暮花扑。
远知既巳死,希夷不复作。青丘石室杳何许,恍然置我此溪壑。
翻愁一夕雷电入,六丁追书上廖廓。又画石下根,屈曲如老龙,胡奴暝踏孤岩菘。
蓬头赤脚露两肘,月明汲泉山涧中。却忆前年召画师,江夏吴生亦与之。
短褐垢脸见天子,礼貌虽村骨格奇。帝令待召仁智殿,有时半酣被召见。
跪翻墨汁信手涂,白日惨澹风云变。至尊含笑中官羡,五侯七贵争看面。
请观此幅松舍图,黄金失价连城贱。吴生吴生太气岸,一言不合辄投砚。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