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一自得归心,追游每共寻。衔杯能月上,开菊况秋深。
露白庭阴净,山青海气沉。应多新熟酒,拟作向来斟。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双调】落梅风
周文质 〔元代〕
鹧鸪天·谁伴闲人闲处闲
段成己 〔金朝〕
扬州慢·琼花
郑觉齐 〔宋代〕
玉楼春·华堂帘幕飘香雾
周端臣 〔宋代〕
减字木兰花
李夫人 〔五代〕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王质 〔唐代〕
点绛唇(月夜独坐赏岩桂)
姚述尧 〔宋代〕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廖行之 〔宋代〕
水调歌头(赠汪亻秀才)
张元干 〔宋代〕
谒金门(陪苏子重诸友饮东山)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