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春柳

谢榛 谢榛〔明代〕

嫩色含轻雨,柔丝弄早春。
昏鸦栖欲定,肠断未归人。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您喜欢
赏析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郑君得自然,虚白生心胸。吸彼沆瀣精,凝为冰雪容。

大君贞元初,求贤致时雍。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赤城别松乔,黄閤交夔龙。俛仰受三命,从容辞九重。

出笼鹤翩翩,归林凤雍雍。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丹灶烧烟煴,黄精花丰茸。

蕙帐夜琴澹,桂尊春酒浓。时人不到处,苔石无尘踪。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不向林壑访,无由朝市逢。

终当解尘缨,卜筑来相从。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佚名佚名 〔先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赏析 注释 译文

争臣论

韩愈韩愈 〔唐代〕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赏析

【商调】梧叶儿_春日郊行长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日郊行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

探梅即事

诗囊寄,酒旆招,在事动梅梢。小肪携红袖,阿琼横玉箫,太白解金貂,雪满长安灞桥。

鉴湖宴集

柳影迷歌扇,苔痕满钓矶,仙客领蛾眉。背写兰亭字,熟读秦望碑,懒对谢安模,人醉在红香镜里。

寻梅

提清事,放客怀,残雪小楼台。郊外寻花去,湖东载酒来,马上见梅开,不负青霞倦客。

感旧

肘后黄金印,港前白玉卮,跃马少年时。巧手穿杨叶,新声付柳枝,信笔和梅诗,谁换却何郎鬓丝?

夜坐

湖山外,杨柳边,歌舞镜中天。云亸横珠凤,花寒怯绣鸳,露冷湿金蝉,爱月佳人未眠。

席上有赠

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娆。粉纸鸳鸯字,花钿翡翠毛,绣阎凤凰巢,良夜永春风玉箫。

夜坐即事

余韵悠扬唱,哀弦取次弹,灯上酒将残。花暗珠樱珞,风清玉珮环,月冷翠琅玕,谁倚西搂画阑?

灵隐寺

僧居胜,俗客稀,山色四周回。香树生金地,青莲出宝池,贝叶渍银泥,明月冷双猿弄水。

即事

竹槛敲苍玉,蕉窗映绿纱,笑语间琵琶。月淡娑婆树,风香富贵花,俏人家,小小仙鬟过茶。

山阴道中

丹共长松树,青山小洞庭,吟啸寄幽情。花外神仙路,天边处士星,月下醉翁亭,听一曲何人玉筝。

湖上晚兴

频频醉,浩浩歌,明月涌沧波。岸草嘶骢马,山花压翠螺,雪柳闹银蛾,灯下佳人看我。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赏析

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陈澧陈澧 〔清代〕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
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
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
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
归期又误。
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
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赏析

蝶恋花(丁丑七夕)

刘镇刘镇 〔宋代〕

谁送凉蟾消夜暑。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乞得巧来无用处。世间枉费闲针缕。
人在江南烟水路。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信远翻嗔乌鹊误。眉山暗锁巫阳雨。
赏析

鹊桥仙(寿赵帅)

李仲光李仲光 〔宋代〕

诗书元帅,风流人物,看取方瞳如漆。铜驼陌上若相逢,当一笑、摩挲金狄。
相门事业,中书考第,未数汾阳功绩。若将六十寿行年,才数得、百分之一。
赏析

蝶恋花(欹枕)

毛滂毛滂 〔宋代〕

不雨不晴秋气味。酒病秋怀,不做醒忪地。初换夹衣围翠被。蔷薇水润衙香腻。
旋折秋英餐露蕊。金缕虬团,更试康王水。幽梦不来寻小睡。无言划尽屏山翠。
赏析

踏青游

赵温之赵温之 〔宋代〕

竹外溪边,一枝破寒卫腊。莹素肌、玉雕冰刻。赋闲标,足馀韵,岂同常格。最风流,生来处处尽好,别得造化工力。
疏影幽香,意思迥然殊绝。算不枉、诗人分别。冻云深,凉月皎,愈增清冽。大潇洒,尤得静中雅趣,不许莺栖燕歇。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