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金朝〕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借暖定谁留翠被,鍊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元代〕
寨儿令·次韵怀古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 花篮区髻
徐再思 〔元代〕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刘迎 〔金朝〕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清代〕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宋代〕
酒泉子·花映柳条
温庭筠 〔唐代〕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