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樱桃子熟竹初肥。南园昼启迟。蜂房滤粉暗成脾。
画垣生绿衣。
蒲雨涨,柳桥低。秋千深院迷。杜鹃啼歇最高枝。有人还未归。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正宫】绿幺遍
乔吉 〔元代〕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宋代〕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酒泉子·芳草长川
冯延巳 〔五代〕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张孝祥 〔宋代〕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 〔唐代〕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李煜 〔五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
八声甘州
郑梦协 〔宋代〕
南歌子(赵德全会同舍小集,屏间置山丹花红黄二枝,即席索词)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