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百花亭外展氍毹。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
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朦胧却把翠钿输。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中吕】朝天子_学呆,妆痴
舒頔 〔元代〕
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子规叫道不如归,劝不醒当朝贵。闲是非,子心无愧。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正宫】醉太平_寒食珠帘外
王元鼎 〔元代〕
最高楼·暮春
薛昂夫 〔元代〕
喜迁莺·月波疑滴
史达祖 〔宋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念奴娇·天南地北
施耐庵 〔元代〕
清平乐·洛阳愁绝
温庭筠 〔唐代〕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 〔唐代〕
浣溪沙·春情
苏轼 〔宋代〕
虞美人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