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梦兴畴昔,斯文失在玆。世从乖大义,家尚诵闻诗。
旧德诚遥矣,通家愿附之。壁中书若授,坐上客何辞。
往岁南宫直,东征使节持。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庾信升朝岁,扬雄好赋时。翰林真不忝,家法亦胡亏。
文富韩陵石,书摹邹峄碑。谈经工折角,好学复深思。
海宇承无事,宫庭大有为。九流雠秘省,三俊接彤墀。
博诵先王语,当求孔氏师。二刘今几见,后郑独勤仪。
老氏藏书室,儒林习礼帷。庙堂君竟返,延阁士奚资。
道德惭途说,文章劣管窥。燕居频接膝,狂论每无疑。
处处同杯酒,殷殷爱履綦。逮闻辞禁闼,先已病茅茨。
岱岳分天峻,江流控地卑。龟阴人去少,舒口雁来迟。
鵩鸟妖斜日,龙蛇在岁支。风流前日会,天意百年期。
橘幼灵均颂,兰摧长史悲。岂教为异物,真见瘗琼枝。
铭鼎几先德,沾袍辨异辞。书成宁饼肆,身泯罢饘斯。
适就潜夫论,希闻智者规。九原终不达,一卷更投谁。
髟鬓秋增白,双髦昔对垂。止馀名篆在,启箧涕交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冬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