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秦观 秦观〔宋代〕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因为是严秋时节,院里的荚蓉树已开始凋零了,院落里的花草上也匀匀地洒上了一层白霜。华美的楼阁上,我们靠近而坐。主人频频斟酒,不让杯子有空的时候。外面秋风呼呼,吹得绣帘吱吱作响,可满屋子仍然散发着惬意的香味。
她用纤长的手指,慢慢弹着饰有白银的古筝,弹累了,手冷了,就在手炉上稍稍取暖休息。尽管岁月已到了秋季,万物凋零了,可她的脸上似乎还留着春天的颜色,红艳艳的,其实那是酒后红晕啊!

注释
秋容:秋光,秋色。
芙蓉:此指木芙蓉,秋季开花,湖南一带多栽培。
匀:均匀。
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指作者与义妓相会饮酒的地方。
促坐:迫近而坐。
玉纤:女子手指的美称,拟其细腻白皙。银筝雁,古筝上的弦柱,因其斜列如雁阵,并以银为饰故称。
金鸭:指金鸭形的取暖手炉,因体积较小,可笼在袖中。
春红:此指因酒醉而绯红的双颊。春,唐、宋时常指酒,如剑南春。红,酒后脸上的红晕。

参考资料:

1、(宋)秦观著 王醒解评.秦观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183
2、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01月 :124-127
3、刘拥军选注.李清照秦观词选:巴蜀书社,2000-07:94

赏析

  词的上阕,重在描绘时序和场景。时当秋深,芙蓉院里,秋容已老,一派衰败之象。庭中小草也已枯黄老死,上面凝聚着颗颗霜花。“匀似剪”,谓草上朵朵霜花,十分均匀,好似剪裁而成。此句盖化用李贺《北中寒》诗:“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蒙天。”接下来两句,交待场景。仕途蹭蹬、宦海沉浮的词人,在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时,竟受到热爱其词的义妓母女的尊重,引他上西楼,还盛情相待,迫近而座,清歌侑酒,使词人内心获得了片刻的安慰,所以,在当时楼上众多的物象中,惟有那“风压绣帘香不卷”最令敏感的词人动心,最为他所注意——这清歌妙吟的西楼,成了他疲惫身心的避风港。

  下阕由景及人,着笔描写为他弹琴哦词的义妓。由于敬慕词人,对其所作“得一篇,辄手笔口哦不置”,所以这位义妓在与心中的偶像相聚一处时,当然会尽其所能为词人吟唱,所以,词中重点描绘了义妓弹唱时的动作神态。 “玉纤”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当时义妓表演时态度的认真。“玉纤”跟“红袖”相对,“银筝”与“金鸭”相衬,极富色彩感,一副装束,显得华贵而高雅。“慵整”和“时笼”的动作和神态,又刻画出这位义妓的娇美可爱。末尾两句,画龙点睛,描绘她脸部的神采。酒逢知己干杯少,在词人自己“酒杯深”的同时,义妓也在“慵整”和“时笼”中不知不觉饮酒过多,以至于双颊绯红。这里,“岁华一任委西风”一句,含意相当深刻,不可轻易放过。西风即秋风,西风一起,表明秋季已到,万物都将衰老枯萎。词人说醉红双颊的义妓将岁华委于西风,暗示此妓花容已老。将这种感触跟她因为酒醉而泛起的春红相映衬,寓有美人迟暮之感。而且,透过作者的词笔,似乎还传达出他隐约的身世之悲。只是,这种情绪被处理成一个义妓的神态,以一种艳思弱化掉了那一声长叹。身世之感,打并人艳情之中,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手法。

  整首词直叙词人眼中所见,感情平稳深敛,心绪的起伏被潜置于词所描绘的景象人物背后。但是,从词人所撷取的物象,所营造的气氛中,读者可以隐约感受到被贬的词人内心的愁绪。面对眼前的红颜知己,听她吟唱着自己所填的妙词,作者没有表现出一丝兴奋和激动,而是平静的心情观察着这一切。是他心中没有痛苦,还是他暂时忘却了痛苦?都不是,是他在用眼前的平静在掩饰着内心的痛苦。词的末尾两句,隐约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波澜:那一任岁华委西风的放旷,那醉脸上的春红,是那位红颜知己,也是作者本身!芙蓉院妓能与她仰慕的词人相见,歌彼之词,献己之技,对她而言,当然是一件幸事。被盛情相邀,殷勤相侑的词人,在“洒杯深”之后,当然也会春红满脸。那歌,那酒,此时成了沟通彼此情感的桥梁,而秋容老尽的芙蓉院妓的处境,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对自己的身世、地位的联想!所以说,词的末尾两句,看似写对方兴之所至时的忘情,实际上已经暗含着词人自己悲苦的内心感受。《词则·闲情集》卷一中评此词:“顽艳中有及时行乐之感。”可谓一语中的。

  唐朝诗人自居易被贬浔阳巧偶琵琶女时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在秦观的这首词中也同样存在着,只不过秦观将这种感情融人到了情景描写和渲染之中,将白居易那直白显豁的情感抒发,化成了一种含而不露的情绪,萦绕词中却又不说透,使人有所悟又有所迷。

参考资料:

1、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01月 :124-127

创作背景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所写时间、景物、情境,都与此事颇为相符。秦观受党祸南迁,是在宋绍圣三年(106年),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此词很可能就是宋绍圣三年(106年)被贬到长沙时的酬妓之作。

参考资料:

1、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01月 :124-127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您喜欢
赏析

【中吕】红绣鞋_秋日湖上红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秋日湖上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柳塘新雁两三声。湖光扶不定,山色画难成。六桥风露冷。

栖云吊贯酸斋

芦花被西香梦,玉楼才夜月人空。栖云山小崆峒。蟠桃仙露种,诗句古苔封。教清名天地中。
赏析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咏玉簪

想人间是有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

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芾米芾 〔宋代〕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韦庄 〔唐代〕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伤感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赏析

八声甘州(扬州)

李好古李好古 〔宋代〕

壮东南、飞观切云高,峻堞缭波长。望蔽空楼橹,重关警柝,跨水飞梁。百万貔貅夜筑,形胜隐金汤。坐落诸蕃胆,扁榜安江。
游子凭阑凄断,百年故国,飞鸟斜阳。恨当时肉食,一掷赌封疆。骨冷英雄何在,望荒烟、残戍触悲凉。无言处,西楼画角,风转牙樯。
赏析

西江月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嫩绿烟笼碎玉,繁红日护香绡。故人去后恨迢迢。独倚危楼情悄。
脉脉望穷云杪,看看月上花梢。嫩添金鸭任烟消。杜宇一声春晓。
赏析

南歌子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凤髻斜分翠,鸳鞋小砑红。东君著意绮罗丛。最好一枝特地、怨春风。
懊恨无情语,娇羞忍笑容。相看疑是梦魂中。怕逐飞云归去、断行踪。
赏析

愁倚阑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淮水阔,楚山长。恨难量。不道愁离人独夜,更天凉。
佳节虚过重阳。更篱下、拆尽疏黄。看取清溪三百曲,是回肠。
赏析

减字木兰花(李家出歌人)

毛滂毛滂 〔宋代〕

小桥秀绝。露湿芙蕖花上月。月下人人。花样精神月样清。
谁言见惯。到了司空情不慢。丞相瞋无。若不瞋时醉倩扶。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