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大邑曰南城,唯君治道行。何曾设钩距,到底是聪明。
鼎在神奸伏,鹰来鸟雀惊。诈穷多自笑,刑重亦知平。
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在官嗟不久,丕绩已垂成。
岭路当过庾,州图喜得英。远人天与幸,弊俗日将清。
游刃非无地,抟风别有程。上心应寤寐,彝器待书名。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失题
白居易 〔唐代〕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元代〕
驻马听·舞
白朴 〔元代〕
【正宫】绿幺遍
乔吉 〔元代〕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宋代〕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宋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冯延巳 〔五代〕
思远人
赵令畤 〔宋代〕
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
牛峤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