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剪一朵红花,载着春意。精美的花和叶,带着融融春意,插在美人头上。斜阳迟迟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后的时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暂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那温柔的芳香朦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梦境中回到湖边,那湖水如镜,使人留连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径,不知处所。可怜吴地白霜染发点点如星,仿佛春风也不能将寒霜消融,更何况斑斑发发对着落梅如雨雪飘零。

注释
花信:花信风的简称,犹言花期。
钗股:花上的枝权。
残日:指除岁。
侵晓:指天亮。
新年莺语:杜甫诗:“莺入新年语。”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玉纤擘黄柑:玉纤,妇女手指;擘黄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开,同“掰”。
幽素:幽美纯洁的心地。
镜中路:湖水如镜。
吴霜:指白发。李贺《还自会吟》:“吴霜点归发。”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二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上片极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从而反衬自己的凄苦。

  先写立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红情”、“绿意”指红花、绿叶。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指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立春,人们剪好红花绿叶,作成春幡,插鬓戴发,以应时令。春风吹钗股,象是吹开了满头花朵。“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肯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清晨。“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围的热闹与欢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寂寞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圆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

  换头云:“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借指宴席。词人仿佛回到了昔日除夕之夜的家宴上,美人用纤纤玉手为自己破开黄橙,那幽香似乎还萦绕在周围。回忆及此,当然别是一番滋味。上片以景之可喜反衬处境之可悲,人之欢乐反衬己之愁苦,此处又以昔之温馨反衬今之凄苦。

  对往事的追忆、神往,终于走进了梦境。而相隔既久,山水迢递,过去的美好回忆,连梦中也难以追寻了:“归梦湖边,还迷境中路。”湖水如镜,梦影朦胧,难觅归路。往事散如轻烟,徒增无穷怅惘而已。

  往事如烟,而今,与谁相对呢?“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霜,用李贺《还自会稽歌》字面:“吴霜点归鬓。”此时是春风吹融了冰雪,可是永远不能销去飞上鬓角的寒霜,已经够可悲的了;更何况,落梅如雨,斑斑白发与点点白梅相对,这岂不令人凄绝!杜甫咏梅诗意:“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与此词意趣相一致。

  梦窗此词委曲含蓄,欲藏还露,颇得清真风神,而其抒情笔触又了然可寻。吴梅论梦窗词云:“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细心吟绎,觉味美于方回,引人入胜,既不病其晦涩,亦不见其堆垛。”(《词学通论》)自是研讨有得之言。真情实感是艺术的生命。有真情流贯其间,则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与风格,都有其动人之处。此词后半,愈来愈奇。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歇拍处,情意的痛切,设想的妙巧,堪与东坡咏榴花词“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虞美人》)前后相映生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简评

  这是节日感怀、畅抒旅情之作。时值除夜,又是立春,一年将尽,新春已至,而客里逢春,未免愁寂,因写此词。上片写除夕之夜“守岁”的欢乐。下片写对情人的思念,追忆旧日和情人共聚,抒写旧事如梦的怅恨。“归梦”以写相思,“湖边”乃词人与情侣幽约之地,梦归湖边,一片湖光如镜,幻境恍惚,没有寻到情侣,反而迷失了离魂的归路,传达出词人一片失落的怅惘。全词以眼前欢乐之景,回忆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现境的孤凄感伤鲜明,笔致婉曲,深情感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创作背景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即是吴文英于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吴文英生平后期,只宋宝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为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词当系于是年。

参考资料:

1、刘卉宇编著.宋词菁华典评: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283-284
2、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1587-1588

赏析一

  除夕恰遇立春,真非常有之事。本应颇感无限喜悦,可是对于客中的游子来说,所引发的却是无限感伤。此词上阕开头写立春日,姑娘们戴上花,显示出百花将开的消息。四、五两句对于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发出喜悦的一笑。“有人”以下三句写人们在欢笑中迎来新年。下阕第一句“旧尊俎”为追忆。主人公缅怀佳人除夕夜与己分享黄柑的细节,但当年良辰毕竟早已如梦,以下又是写景。“千点吴霜”乃是词人“两鬓清霜”的夸张性写照,它将景物描写与肖像描写结合在一起。“落梅如雨”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给人留下怅远而又迷蒙的审美感受。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赏析

赠隐士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御风烟眇多无伴,入鸟差池不乱羣。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出师表

诸葛亮诸葛亮 〔两汉〕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韩愈 〔唐代〕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赏析

【般涉调】哨遍_硬谒十载驱

董君瑞董君瑞 〔元代〕

硬谒

十载驱驰逃窜,虎狼丛里经魔难。居处不能安,空区区历遍尘寰。远游世间,波波漉漉,穰穰劳劳。一向无程限,刬地不着边岸。镜中空照,冠上虚弹。诗书有味眼生花,岁月无情鬓成斑。长铗归来,壮志难酬,功名运晚。

【幺】世事谙博看.人情冷暖谁经惯?风帽与尘寰,遍朱门白眼相看。腹内闲,五车经典,七步文章。到处难兴贩,半纸虚名薄官。飘零吴越,梦觉邯郸。碧天凤翼未曾附,苍海龙鳞几时攀。困此穷途,进退无门,似羝羊触藩。

【耍孩儿】待向人前开口实羞赧,折腰处拳拳意懒。这回不免向君前,曲弓弓冒突台颜。故来海上垂钓线,特向津头执钓竿,有意相侵犯。将你个高门诌媚,小子相干。

【六煞】知君廉俭犹清干,据头角轩昂见罕。即非面谕厮过从,将明公焉敢相残?岂不知甜言与我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五】也不索闲言赞,冷句儿攒,快疾做取英雄汉。扫除乞俭分开吝,倚阁酸寒打破悭。忙迭办,俺巷来近远,怎地回还?

【四】你是明白与,俺索子细拣,怕行挑剜接补并糜烂。至元折脑通行少,中统糖心倒换难。翻复从头看,则要完全贯伯,分晓边阑。

【三】你要寻走衮,觅转关,上天掇着梯儿赶。襟厮封头发牢结定,额厮拶眉毛紧厮拴。厮蘸定权休散,坐时同坐,赸后齐赸。

【二】你又奔,俺又顽,则要紧无格迸松无慢。皮锅里炒爆铜豌豆,火坑上叠翻铁卧单。无辞惮,大生性耐,不喜心烦。

【一】谩把猾,枉占奸,布衫领安上难寻绽。头巾顶攒就宜新裹,鱼儿钅敖子饼热时赶热翻。消息汤者犯,你便辘轳井口,直打的泉干。

【尾】难动脚,怎转眼?便休推阻根廷款,多共少分明对面儿咒。

赏析

【双调】庆东原_江头即事低

曹德曹德 〔元代〕

江头即事

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几句杜陵诗,-幅王维画。猿作怪,鹤莫猜,探春偶到南城外。池鱼就买,园蔬旋摘,村务新开。省下买花钱,拚却还诗债。闲乘兴,过小亭,没三杯著甚资谈柄。诗题小景,香销古鼎,曲换新声。标致似刘伶,受用如陶令。
赏析

【越调】小桃红_当时罗帕写

周文质周文质 〔元代〕

当时罗帕写宫商,曾寄风流况。今日樽前且休唱,断人肠,有花有酒应难忘。香消夜凉,月明枕上,不信不思量。

彩笺滴满泪珠儿,心坎如刀刺。明月清风两独自,暗嗟咨,愁怀写出龙蛇字。吴姬见时,知咱心事,不信不相思。

咏桃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群芳争艳斗开时,公子王孙至。邀我名园赏春思,探花枝,任君各自簪红紫。诸公肯许,老夫头上,插朵粉团儿。

偏嫌桃杏染胭脂,我爱丁香口。恨杀蔷薇有多刺,怨垂丝,梨花带雨伤春思。海棠过了,茶蘼开遍,都不似粉团儿。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程垓程垓 〔宋代〕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叶小鸾 〔明代〕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蒋春霖蒋春霖 〔清代〕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