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唐代〕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南浦·春水
王沂孙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王国维 〔近现代〕
拨棹子·风切切
尹鹗 〔五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小重山·春愁
吴淑姬 〔宋代〕
太常引·客中闻歌
项鸿祚 〔清代〕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 〔五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