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绿发飘萧礼上玄,明皇遥隔绛河边。香消楚泽春风佩,愁入湘城夜雨弦。
素手不将条脱赠,绮疏惟把步虚编。西神峰顶飞霞观,小驻鸾笙五百年。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中吕】喜春来
元好问 〔金朝〕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双调】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
张可久 〔元代〕
【越调】酒旗儿
乔吉 〔元代〕
河传·燕飏
顾夐 〔五代〕
燕飏,晴景。小窗屏暖,鸳鸯交颈。菱花掩却翠鬟欹,慵整,海棠帘外影。绣帏香断金鸂鶒,无消息。心事空相忆,倚东风。春正浓,愁红,泪痕衣上重。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宋代〕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宋代〕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 〔宋代〕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