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四目通神明,制字以来几变更。籀创大篆岂柱史?石鼓有刻非无徵。
骊珠煌煌几千颗,照烛万世开章程。周平东迁帝纽解,甄酆继出加研精。
秦斯学荀儒运阨,独负小篆超焚坑。戈森剑列出华玉,百世是宝堪依凭。
次仲忽挟八分起,喜动吕政消威棱。一朝槛车化鹤去,传闻无乃非人情?
政方鞭戮海宇日,程邈继仲尤知名。六国灭姬旋自灭,人如乱麻死长城。
神工异画先后出,隶法变篆由邈兴。十年覃思非不苦,习趋简便令人轻。
堂堂逵门许叔重,愤悱缺讹复著经。三才万物总蒐讨,一掣屋蔀瞻繁星。
慎于六义功不细,朽骨逮今馀德馨。汉章变草本伯度,波磔与隶犹相仍。
俗书姿媚相扇告,韩论匪激毋深惊。千年阳冰绍斯迹,有茂其实蜚英声。
圭璧煌煌照衰世,白马记与庶子铭。两徐识解更卓特,著书翼慎言庚庚。
张侯豹姿编复古,金薤琳琅垂九清。皇元笃生赵文敏,扫世糠秕开群盲。
龙翔凤翥彩云晚,夹以日驭扬双旌。自公骑箕上天去,众论悉与濮阳生。
生名吴睿孟思字,篆隶可宝如璜珩。周旋向背尽规矩,分布上下纷纵横。
囊锥画沙泯芒角,宝树出网含光晶。研裂云根剑就淬,射穿杨叶弓开枰。
刊题班班满山石,姓名往往闻帝京。赠言无如胡汲仲,我乃蚓窍蝇薨薨。
阖闾城中每相见,愧我头白君眼青。长歌哦成三月暮,妒妇无能空拊膺。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