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香市

张岱 张岱〔明代〕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古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妇之乔画;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颌笙之聒帐;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

  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荐饥,民强半饿死。壬午道梗,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日以民词馈送。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可作西湖实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的香客市场,于花朝节开始,到端午节结束。山东来普陀山进香的香客一天就到了,嘉兴湖州来天竺寺进香的香客也一天就到了,来的香客与西湖的人一起做买卖,所以叫香市。

  来西湖进香的人,无论在哪里做买卖,都不如在昭庆寺集中。这里的买卖天天不断,走廊上从早到晚都摆着摊位。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有,从古董到外洋珍奇,应有尽有。到香客的市场更是热闹,上下甬道、左右池边、寺门内外都是摊位和场地。摊位连绵不断,有屋的就摆摊,没有屋的就摆场,场外又有棚,棚外又有摊。各种各样的货物都有,如胭脂发针耳环、牙尺剪刀,甚至经典木鱼、孩儿玩具之类,都汇集在这里。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西湖岸边一片生机勃勃。桃花杨柳绽放出艳丽的色彩,乐声清脆悠扬。但此时,湖岸边的船只、店里的香客以及街坊间的闲人都已消失不见。袁石公所描述的“山的颜色像女子的娥眉,花的颜色像女子的面颊,湖水的波纹像绫绸,温暖的春风像酒一样醉人”,这些话勾勒出了西湖三月的美景。然而,当香客如潮水般涌来时,风光景色又大不相同了。那些士人美女的文雅美丽,比不上那些农村妇女涂脂抹粉的打扮;芳兰的香气也比不上那些香花香草的浓香;丝竹管弦的音乐更比不上那些手里摇鼓用口吹笙的热闹;青铜器的光彩也比不上那些泥人竹马的价格;宋元时的名画也比不上那些湖景佛像的纸贵。香客们像在跑像在赶,像在奔像在追,排斥不开,拉挽不住。每天都有数百十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拥挤在寺的前后左右,一直经历到四月才停止,恐怕长江以南,断然没有第二个像这样的地方了。

  崇祯十三年的三月,昭庆寺遭遇了一场火灾。此后,连续几年,也就是崇祯十四、十五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大量百姓饿死。崇祯十五年,由于外来交通受到阻碍,山东的香客无法前来,香市也就逐渐消退了。崇祯十四年夏天,我亲眼目睹了西湖边城中饿死的人被陆续抬出,搬运尸体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当时杭州的太守是刘梦谦,他是汴梁人,许多图谋不轨的人借机住在西湖边,每天收取民间诉讼的贿赂送给太守。有一轻薄的人改了一首古诗来讥讽他:“山不像青山楼不像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发臭,还把杭州葬送给汴州。”这首诗可以作为西湖实况的记录。

注释
西湖:今杭州西湖,在杭州城西。
花朝:花朝节,相传为百花生日,时在农历二月十二日,或说二月初二,或说二月十五。
普陀:山名,在浙江定海县海中,是佛教圣地。
嘉湖:今浙江嘉兴、湖州。
天竺:指杭州西湖之上、中、下三天竺寺,西湖游览胜地之一。
市:做买卖。
岳王坟:即宋岳飞墓地,在栖霞岭下,西湖游览胜地之一。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西湖游览胜地之一。
陆宣公祠:即唐陆贽的祠庙,在孤山麓,西湖游览胜地之一。
昭庆寺:在旧城西钱塘门外,后晋天福年间,吴越王钱镠建。
三代:指夏、商、周。
八朝:指汉、魏及六朝。
骨董:即古董,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
蛮夷:指广‘东。
闽貊(mò):指福建。
山门:佛寺的大门。佛寺多在山间,所以称寺门为山门。
厂:棚屋无壁称厂。
节节寸寸:形容处处排连有摊棚。
簪:发针。
珥(ěr):耳环。
牙尺:象牙做的尺子。
伢儿:吴越方言,称呼儿童。
嬉具:玩具。
鼓吹清和:乐声悠扬。鼓吹,指管乐。
袁石公: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
山色如娥:形容山的颜色像女子的娥眉。
花光如颊:形容花的颜色像女子的面颊。
闲都:文雅美丽。
不胜其:比不上那些。
乔画:指妇女涂脂抹粉,修饰面容。
芗(xiāng)泽:香气。
芫荽(yán sui):一种有香味的植物,俗称香菜。
颌笙:以口吹笙。
聒帐:嘈杂,吵闹。
鼎彝:泛指古代的青铜器,此指古代金属食具和祭器。
行情:价格。
佛图:佛像,佛画。
撩扑不开:挑拆不开。
阅:经历。香市要经历四个月之久才停歇。
断无此二地矣:断然没有像这样的第二个地方了。
崇祯庚辰:即明崇祯十三年(年)。
辛巳壬午:指崇祯十四、十五年(年、年)。
荐饥:一再发生饥荒。荐,屡次,接连。
强半:大半。
梗:阻隔。指清军入侵。
殍(piǎo):饿死的人。舁(yú):抬。
扛挽相属:抬的扛的接连不断。
抽丰:亦作“秋风”。即分肥,依托官府,为官吏索取馈赠,赚人财物。俗称“打秋风”、“撞太岁”。
日以民词馈送:经常以包揽民间诉讼所得的贿赂,馈送给太守。
古诗:为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诮:讥讽。
实录:实际情形的写照。▲

创作背景

  据范祖述《杭俗遗闻》“天竺香市”条载,每逢二月十九观音圣诞,信徒甚重。当日去者,自城门至山门十五里中,挨肩擦背,何止万万。其盛况可见一斑。如此大的排场,自然也形成了一个极大的消费机会。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香市”条云,西湖昭庆寺山门前,两廊设市,卖木鱼、花篮、耍货、梳具等物,皆寺僧作以售利者也。每逢香市,此地妇女填集如云。作者历经西湖香市的兴衰,有感于此,创作了这篇文章。

赏析

  这篇文章一共分为四段。文章追记了明亡以前西湖香市的热闹场面,叙述了香市衰歇的原因,描绘了杭州悲惨的现状,抨击了官府的腐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全文记叙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描绘生动细致,具体形象。语言优美,文笔清越。文中三四两段是两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对比鲜明,一盛一衰,一乐一悲,揭露深刻,讽刺尖锐,于写景抒情中寄寓兴亡的感慨。

  文章的第一段写香市的起讫时间和各方的来客。

  第二段先解释“香市”,接着便缩小范围,叙述昭庆寺的香市。因为这里是香市的典型。市场上的物品名目繁多,各种各样,有古董珍奇,有妇女用品,有经典木鱼,有孩儿玩具,古今中外,应有尽有。

  第三段叙述香市期间的盛况。这是一幅社会风俗画。“此时春暖”14句,先写西湖的自然风光。春暖花开,桃柳明媚,风光艳丽。鼓吹清和,丝竹悠扬,一片繁忙,香客云集。文中引用了袁石公赞美西湖的文句,说明西湖的美丽。接着“士女闲都”10句,写香市热闹纷繁的景象。用五个排比句,写人类、芳香、鼓乐、特产、图画,淋漓尽致。每句又前后对比,褒贬分明,否定了庸俗习气,肯定了民间风俗。“如逃如逐”4句,16字,写人烟杂沓。把香客的推攘拥挤,刻画得穷形尽相。最后“数百十万”6句,总写香市人数之多,人员之广,范围之大,历时之久,堪称江南之首。

  第四段立刻转到了香市。辛巳年是崇祯帝自尽于煤山的前三年,作者也举三件事来反映当时国家形势。一是“虏鲠山东”,就是说农民起义已爆发,二是人民天天饿死,三是官僚依然贪污腐化,最后,作者引用一首讽刺诗来反映人民的悲愤,也为西湖香市的今昔作了结论。▲

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 ,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您喜欢
赏析

杂兴三首 其一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韝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赏析 注释 译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韩愈 〔唐代〕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赏析

【黄钟】人月圆_一枝仙桂香

赵孟頫赵孟頫 〔元代〕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上巳

杨基杨基 〔明代〕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赏析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黄公绍 〔宋代〕

银云卷晴缥渺,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族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阁嘘青蜃,楼啄彩虹,飞盖蹴鳌背。灯火暮,相轮倒影,偷睇别浦,片片归帆,远自天际。舞蛟幽壑,栖鸦古木,有人翦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鲙。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霏阴万貌千态。
蒹葭深处,应有闲鸥,寄语休见怪。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身世飘萍,名利微芥。阑干拍遍,除东曹掾,与天随子是我辈,仅胸中、著得乾坤大。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吟,月明满载。
赏析

无漏子假躯

丘处机丘处机 〔宋代〕

一团脓,三寸气。使作还同傀儡。夸体段,骋风流。人人不肯休。白玉肌,红粉脸。尽是浮华妆点。皮肉烂,血津乾。荒郊你试看。
赏析

贺新郎题阙

白朴白朴 〔元代〕

喜气轩眉宇。念卢郎、风流年少,玉堂平步。车骑雍容光华远,不似黄梁逆旅。抖擞尽、貂裘尘土。便就莫愁双桨去,待经过、苏小钱塘渡。画图里,看烟雨。一樽邂逅歌金缕。望晴川、*峰瀑布,浪花湓浦。老我三年江湖客,几度登临吊古。怅日暮、家山何处。别后江头虹贯日,想君还东观图书府。天咫尺,听新语。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