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打荷叶溅起一片水珠、可比明珠照苍璧;湖中映月、恰似香奁收宝镜;荷花相次开去、仿佛云锦初织构出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鸟在空中上下飞舞,鱼在水里游动吐泡,鱼鸟己习惯于逐堡歌追游人,嬉戏觅食了。与友人豪饮,突然聚焦在“一饮千石”的友人身上。
遥想林逋那段风流的生活,现在鹤随人去。林逋死后,上升仙界成为飞仙之长。茅舍疏散的篱笆现在还是那里吗,松竹已经没有昔日的景色了。不禁感慨当年,望湖楼看到水天一色的景色。醉中休问,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期待的情人。

注释
香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李商隐《骄儿诗》:“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
宝镜:借喻太阳。
云锦: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横湖诗》:“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处士: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号西湖处士。
鹤随句:《诗话总龟》:“林逋隐于武林之西湖,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
飞仙:《十洲记》:“篷莱山周回五千里,有圆海绕山,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往来,唯飞仙能到其处耳。”
望湖楼:《临安志》:“望湖楼在钱塘门外一里,一名看经楼。乾德五年钱忠懿王建。”
桃叶:《古乐府》注:“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此,献之作歌送之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6-01:第34页-第37页
2、常国武.国学经典导读 辛稼轩词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01:第108页-第109页
3、施议对.辛弃疾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页-第13页

赏析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是吟咏杭州西湖的词。此词把自然美与人物美融合在一起来写。别有一番风味。

  词的上片吟咏西湖美景。开头三句写雨打新荷的声音。荷而曰新,风而曰晚,点明游湖时是初夏的一个傍晚;顶风冒雨,不嫌其烦,反觉雨打新荷“声乱明珠苍避”,悦耳动听,其游兴之高可想而知。“谁把”二句写雨过天晴,红日西沉,满天云霞倒映湖中。碧水彩霞,相映成趣。“红涵湖碧”四字,色彩对比鲜明,西湖湖光山色之美便隐寓其中了。“飞鸟”三句写鱼鸟追逐游船的场景。“翻”“吹”二字用得特别好。“翻”,言鸟在空中上下飞舞;“吹”谓鱼在水里游动吐泡。“惯趁空欲席”鱼鸟己习惯于逐堡歌追游人,嬉戏觅食了。这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它不仅表现出西湖的自然美,而且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坐中”二句上承“空歇席”写与友人豪饮。这既点出游兴之豪,又由今人之豪联想古人之逸,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对林逋的回忆。

  词的下片缅怀西湖名士。林逋少孤力学,刻志不仕,结庐西湖孤山,逋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蓄鹤。有鹤妻梅子之称,其咏梅诗尤负盛名。“遥想”三句,描述的就是林逋的这段生活。“遥想”二字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过片用“遥想”一样,可以说是思接千载,有力地振起了全词。彭孙遹《金粟词话》说:“林处士鹤妻梅子,可称千古高风矣。”这也许就是此词所说“处士风流”的含义。“鹤随人去,已作飞仙伯”,是说林逋死后,不仅上升仙界,而且成为飞仙之长,这和称李白为滴仙人,说石曼卿死后成仙主芙蓉城一样,说明其人不凡。林逋是这样一个风流人物,总会让人怀念林逋。“茅舍”二句写林逋故居己不可见,松竹也非畴昔可比。给人一种人去楼空之感。“欲说”三句宕开一笔,写云与水。和上片“云锦红涵湖碧”相照应,谓人已不见,物也不存,只有闲话当年望湖楼下,云水忽上忽下,变幻不定的情景了。“醉中”二句收合并映带“看公”二句,意谓尽情饮酒。您意游湖,不必去想桃根桃叶的故事,并以桃叶反衬林逋,缴足了“遥想处士风流”之意。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6-01:第34页-第37页
2、施议对.辛弃疾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页-第13页

创作背景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约作于末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或七年(1171年),辛弃疾任司农寺主簿。

参考资料:

1、叶嘉莹主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6-01:第34页-第37页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赏析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昔为白面书郎去,
今作苍须赞善来。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
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赏析

【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

卢挚卢挚 〔元代〕

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

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

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

小楼红,隔纱窗斜照月朦胧。绣衾薄不耐春寒冻,帘幕无风。篆烟消宝鼎空,难成梦,孤负了鸾和风。山长水远,何日相逢。

作闲人,向沧波濯尽利名尘。回头不睹长安近,守分清贫。足不袜发不巾,谁嗔问?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

寿阳人,玉溪先占一枝春。红尘驿使传芳信,深雪前村。冰梢上月一痕,云初褪,瘦影向纱窗上印。香来梦里,寂寞黄昏。

八葫芦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酒频沽,正花间山鸟唤提壶。一葫芦提在花深处,任意狂疏。一葫芦够也无,临时觑,不够时重沽去。任三闾笑我,我笑三闾。

酒新篘,一葫芦春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选透,俯仰糟丘。傲人间万户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

酒频频,一葫芦风味扶诗兴。一葫芦仗挑相随定,荷插银瓶。爱诗家阮步兵,宽沽兴,身世都休竞。螟蛉蜾蠃螟蛉。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浦·春水

王沂孙王沂孙 〔宋代〕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含烟·章台柳

毛文锡毛文锡 〔五代〕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春欲去

施绍莘施绍莘 〔明代〕

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
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广陵船。金焦在眼苦难攀。
猛雨自随汀雁落,湿云常与暮鸦寒。人天相对作愁颜。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秋瑾秋瑾 〔近现代〕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萨都剌 〔元代〕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赏析

齐天乐·十八滩舟中夜雨

陈澧陈澧 〔清代〕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
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
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
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
归期又误。
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
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