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故乡宁不死,嗟尔没边州。野水辽天远,寒山海树秋。
芳城书店悄,残日穗帷幽。惆怅吞声别,谁堪久泪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承宫樵薪苦学
佚名 〔先秦〕
【商调】梧叶儿
关汉卿 〔元代〕
别情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杀愁眉泪眼。
【越调】天净沙_孤山雪夜淡
张可久 〔元代〕
塞鸿秋·春情
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元代〕
浣溪沙
赵令畤 〔宋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柳梢青·茅舍疏篱
杨无咎 〔宋代〕
长相思·惜梅
刘克庄 〔宋代〕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吴锡麒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