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
曾瑞 〔元代〕
【中吕】阳春曲_秋思千山落
周德清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唐代〕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 〔宋代〕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纳兰性德 〔清代〕
花犯·小石梅花
周邦彦 〔宋代〕
归国谣·双脸
温庭筠 〔唐代〕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