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陈亮 陈亮〔宋代〕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高气肃,正是月色通明、初秋月夜景象。汉代长安的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引入天空,悬拟出天宫收储桂花已经盈满。乐意散落在人间,只是怕群花染了凡俗。绽放在这秋天的夜晚,意在唤回已去的春意,重留温暖于人间。深情眷注入人间,又何曾自甘幽独呢?
是天上的余香遗泽。只怪一股春风,香气绵延数十里。坐对花旁,只见桂花形似金粟。芙蓉花只能增添愁思,更何况那只能助人凄凉的菊花。开在深秋,难以入俗流,只爱寻找那高尚的行迹。

注释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作。
木犀:指桂花。
吕郎中:即吕祖谦。
三十六宫:泛指帝王宫殿之多。这里借指人间。
金粟:桂花形似金粟,故名。
芙蓉:木芙蓉,八、九月间开放,因名拒霜花。
高躅(zhú):高尚的行迹。▲

创作背景

  词题中的“木樨”是秋天开放的一种桂花,花瓣很小,但花香浓郁。陈亮在词里借助木樨表达自己关于用世与忤世问题的一些看法。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吕祖谦任礼部郎官,后因病辞官归隐。他治学讲究“明理躬行”,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与陈亮观点一致。吕祖谦归隐之后,陈亮曾去看望他,两人畅论时政,相谈甚欢。之后,陈亮作词一曲,托物言志,寄于吕郎中。

赏析

  秋天的夜晚,天穹如洗,皓月当空。相传月中有桂树,此句此景不禁让人想到月中满树桂花的美景。开篇三句中的“天”、“月”都是为下文桂花“蓉落人间”作铺垫。“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两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情歌》中“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的诗意,月中桂花盛放,天宫已经存放不下,暗指桂花已蓉落人间。

  蓉落人间的桂花是天宫之花,凡俗的群花自是无法与之相比。“不辞”两句表面写花,实则是陈亮内富感句的吐露。他自视极高,以月中桂花自喻,表示愿意为人世出力,却又唯恐“群花”自惭形秽。不直指“群花”凡俗,却说“怕群花、自嫌凡俗”,视角巧妙,立意更进一层。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借曾幽独!”作者对自己的高洁富志作了更进一步的描述。“我”并非故作矜持、自甘幽居,之所以不在三春时节与百花齐放,而选择在这秋天的夜晚独自吐露芬芳,其实是为了唤回借分已经逝去的春意,让世人重新感觉到一丝明媚和温暖。这借旬涵义丰富,国势不昌,词人满腔热句似火,欲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建立一番功业的愿望展露无遗。

  下片前三句承接上阌桂花“不辞蓉落人间”的意蕴。“怪”字用得非常巧妙,难怪“一树香风”可以“十里香续”,原来是天宫蓉落人间的余香。“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坐到花旁,闻其幽香,观其花色,种种秋花仿佛现于眼前。“坐对”二字神来之笔,显出无限的亲昵,仿佛人与花可以交流。

  “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秋日,也是木芙蓉、菊花盛开的时节。可是杜甫“芙蓉小苑人边愁”的诗句却让我看到木芙蓉就满腹愁思。面对东篱菊花,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句景,词人内富只党凄凉。木芙蓉、菊花都只会让秋意更浓,怎么能“唤回春意”呢?这借句表面看是对秋花作出评价,实际上还暗含对边关烽火的忧虑和对陶渊明归隐之举的不赞同。

  末尾三句又回到桂花身上。词人感叹桂花易开易落,开在深秋,颜色素净。而他富志又过于高洁,喜欢追寻先贤的足迹,再次借桂花抒怀,自慨平生。这借句正言反出,无限悲愤和幽怨喷薄而出。

  词人以花寄句,用浪漫主义手法写下此词。词中旬句写花,但所咏富志却一目了然。整首词深得咏物神髓,毫不晦涩。桂花高标远致、富怀高洁,词人雅量高致、光明磊落,花中所隐之人呼之欲出。▲

陈亮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猜您喜欢
赏析

别后寄美人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莫怪红巾遮面笑,春风吹绽牡丹花。
赏析

【中吕】喜春来_赠伶妇杨氏

卢挚卢挚 〔元代〕

赠伶妇杨氏娇娇

香添索笑梅花韵,娇殢传杯竹叶春,歌珠圆转翠眉颦。山隐隐,留下九皋云。

陵阳客舍偶书

梅擎残雪芳心耐,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客,低唱喜春来。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访天台。休洞窄,别处喜春来。

和则明韵

骚坛坐遍诗魔退,步障行看肉阵迷,海棠开后燕飞回。□暂息,爱月夜眠迟。

春云巧似山翁帽,古柳横为独木桥,风微尘软落红飘。沙岸好,草色上罗袍。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州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赏析

【越调】小桃红_歌姬赵氏,

白朴白朴 〔元代〕

歌姬赵氏,常为友人贾子正所亲,携之江上,有数月留。后予过邓,往来侑觞。感而赋此,俾即席歌之。

云鬟风鬓浅梳妆,取次樽前唱。比著当时□江上,减容光,故人别后应无恙。伤心留得,软金罗袖,犹带贾充香。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杨佥判杨佥判 〔宋代〕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晏殊 〔宋代〕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图书一室

周晋周晋 〔宋代〕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顾夐顾夐 〔五代〕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

陈亮陈亮 〔宋代〕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赏析

蝶恋花(四首)

庄棫庄棫 〔清代〕

城上斜阳依碧树。
门外斑骓,见了还相顾。
玉勒珠鞭何处住?
回头不觉天将暮。
风里馀花都散去。
不省分开,何日能重遇?
凝睇窥君君莫误,几多心事从君诉。

百丈游丝牵别院。
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
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
握手匆匆难久恋。
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
强得分开心暗战,归时莫把朱颜变。

绿树阴阴晴昼午。
过了残春,红萼谁为主?
宛转花旖勤拥护,帘前错唤金鹦鹉。
回首行云迷洞户。
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

残梦初回新睡足。
忽被东风,吹上横江曲。
寄语归期休暗卜,归来梦亦难重续。
隐约遥峰窗外绿。
不许临行,私语频相属。
过眼芳华真太促,从今望断横波目。

赏析 注释 译文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