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金朝〕
一灵真性,二物包囊定。三寸主人翁,四方游、各来邀请。
五情六欲,七穷总相连,八山耸,九宫深,十地如何证。
十分修炼,九转通贤圣。八道涌琼浆,七门开、洞通清净。
六街五彩,四象尽归依,三光照,二仪从,一颗明珠莹。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
汤舜民 〔元代〕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南浦·春水
王沂孙 〔宋代〕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范成大 〔宋代〕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牛希济 〔五代〕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刘基 〔明代〕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和曾纯甫题谢氏小阁)
张抡 〔宋代〕
洞仙歌(游大涤赋)
张韫 〔宋代〕
水调歌头(题舫斋)
李公昴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