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往事殊猖獗,诸生坐播迁。无方超寂灭,有地入烽烟。
境坏秋原上,门空暮雨边。虚闻金作粟,真见火生莲。
星影疑缨缀,云光学盖悬。焚身香象泣,照钵烛龙然。
莫辨沉灰劫,犹传噀酒天。至今馀净土,不复一灯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母别子
白居易 〔唐代〕
思帝乡·朝朝花花相映红
庄棫 〔清代〕
朝朝花花相映红。钿雀金蝉香阁,绣帷中。 炉篆纱窗云雾,星眼倦朦胧。望到楼头不见,有归鸿。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牛希济 〔五代〕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辛弃疾 〔宋代〕
一剪梅·中秋无月
满庭芳
陈允平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
姚述尧 〔宋代〕
浣溪沙(青田赵宰席间作)
水调歌头(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