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道源〔元代〕
家□本吾儒,六韬能晓。从事和林十年了。一麾才把,尤被揶揄嗔早。
漠城官满,人传道。郊次攀留,马前持抱。□□殷勤尽癃老。
谓君到处,不见月鸟惊绕。天公终料理,桑榆好。
蒲道源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为薛台悼亡
白居易 〔唐代〕
和春深二十首 其九
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
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
【双调】夜行船 送景贤回武林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田家
贯云石 〔元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现代〕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李存勖 〔唐代〕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 〔宋代〕
蝶恋花·春暮
李煜 〔五代〕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