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鲜于必仁 鲜于必仁〔元代〕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骑马走出都门,马鞭在朝霞中挥动。山色朦朦胧胧,林中的景色逐渐明朗起来。卢沟桥横卧在浪波之上,来往的车马一直通向遥远的关塞。栏杆高耸,直插长空,远远望去,卢沟桥就像是千寻卧龙从昨夜的云雾里飞腾而起,又像是拉住流云垂向大地的万丈彩虹。大路迢迢,稀疏的钟声隐约可闻。行人渺小如同蚂蚁,都在月宫里徜徉。

注释
折桂令:双调常用曲牌。又名蟾宫曲。
卢沟晓月:元代燕山(今北京地区)八景之一。
卢沟:即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今北京市西南永定河上,为金大定(1161—1189年)时所建。
都门:都城大门。
鞭影摇红:马鞭在朝霞中挥动。
玲珑:娇小灵活,指物体精巧细致,也指人灵巧敏捷。
危:高。
宿霭(sù ǎi):久聚的雾霭。
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
掣(chè):拉、拽。
杳(yǎo):远得看不见踪影。
蟾宫:月宫,俗传月中有蟾蜍,故称蟾宫。▲

创作背景

这首曲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有传说在农历每月初一的时候,凡大福大贵之人可以在卢沟桥上看到一轮满月,是以得名“卢沟晓月”。后来清乾隆帝将其列入了“燕京八景”之一。历来于此处留下诗篇的文人不在少数,此作亦是其中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元代卢沟桥晓月很有特色的散曲。此曲描写卢沟晓月的优美景色。作者以动写静,使画面充满动感,意境十分开阔,气势也比较宏大,全方位地展示了卢沟桥畔的景物特点,结句似真似幻,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美景的赞美之情。全曲意境深远,气势磅礴。

  当时,卢沟桥是出入京都的大门,每当夜幕还未完全退去,桥上便已经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远处山色依稀,树影玲珑。此曲的首句便展现了这一情景。

  “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这三句运用排比句式:“俯危波”言其险,“通远塞”喻其阔,“倚长空”显其高,寥寥数语,勾勒出卢沟桥的高大、雄伟、壮观,层次分明,且极为准确、生动。“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这两句运用比喻、对偶和夸张的写法写卢沟桥,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恢弘的气势和寥廓的境界,极为形象、传神。

  结尾三句,照应开头的晓行,诗人运用比喻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卢沟桥与晓月、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恬淡愉悦深遂高远的境界。诗中的“疏钟”、“行人”把画面点染得鲜活生动。最后一句“如步蟾宫”切合题中之“晓月”,如同带进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一般。▲

鲜于必仁

鲜于必仁

  鲜于必仁,字去矜,号苦斋,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蓟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英宗至治(一三二一到一三二三)前后。其父太常典簿鲜于枢,“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见《新元史·文苑·鲜于枢传》),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在世时与海盐杨梓之子国材、少中交游甚密,常“尽以作曲方法授之”。贯云石曾教杨梓及其家僮唱曲于前,受有维吾尔音乐影响的鲜于必仁又教其子国材、少中及家僮于后,所以才有因杨氏而著称于世的“海盐腔”。其散曲中的写景之作,曲文华美,意境开阔;咏怀历史人物的曲作,咏史论世,格调健朗。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翁失马

刘安刘安 〔两汉〕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李致远 〔元代〕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赏析

【双调】湘妃怨_春情柳芽笺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情

柳芽笺小锦云缄,蓬岛书来紫凤衔。梨花院静青灯暗,相思情未减,不由人不瘦的岩岩。尘昏宝鉴,香销玉簪,泪满罗衫。

赏析 注释 译文

雁儿落兼得胜令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喜西风范蠡舟,任雪满潘安鬓。

  乞得自由身,且作太平民;酒吸华峰月,吟泺水春。而今,识破东华梦;红裙,休歌南浦云。三十年一梦惊,财与气消磨尽。把当年花月心,都变做了今日山林兴。

  早是不能行,那更鬓星星。镜里常嗟叹,人前强打撑。歌声,积渐的无心听;多情,你频来待怎生?自高悬神武冠,身无事心无患。对风花雪月吟,有笔砚琴书伴。

  梦境儿也清安,俗势利不相关,由他傀儡棚头闹,且向昆仑顶上看。云山,隔断红尘岸;游观,壶中天地宽。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监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间。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赏析

【商调】集贤宾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思情

天涯自他为去客,黄犬信音乖。日日凌波袜冷,湿透青苔。向东风不倚朱扉,傍斜阳也立闲阶,扑通地石沉大海,人更在青山外。倦题宫叶字,羞见海棠开。

【幺】春光有钱容易买,秋景最伤杯。他便似无根蓬草,任飘零不厌尘埃。假饶是线断风笋,落谁家也要个明白。近来自知浮世窄,少负他惹多苦债,别离期限数,占卜卦钱排。

【金菊香】敢投了招婿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迷留没乱处猜。柳叶眉儿好,等你过章台。

【浪来里】更漏永,怎地捱?砧声才住角声哀。有灯光恨杀无月色,是何相待?姮娥影占了看书斋。

【尾】听夜雨无情,哨纱窗紧慢有三千解,韵欺蛩入耳,点共泪盈腮。疏竹响,晚风筛。刬地将芭蕉叶儿摆。意中人何在?猛随风雨上心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赏析 注释 译文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盛久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