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唐代〕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辛弃疾 〔宋代〕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正宫】黑漆弩_晚泊采石,
卢挚 〔元代〕
【南吕】四块玉_咏手弦上看
乔吉 〔元代〕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贯云石 〔元代〕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王国维 〔近现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张孝祥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 〔元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