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立春后五日
白居易 〔唐代〕
早春招张宾客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虽当冷落衰残日,还有阳和暖活身。
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燄燄火烧春。商山老伴相收拾,不用随他年少人。
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元代〕
【中吕】喜春来 秋夜
李致远 〔元代〕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王国维 〔近现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司空图 〔唐代〕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宋代〕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宋代〕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