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晏游无俗吏,休沐有殊恩。碧草堪同藉,红尘可重论。
溪声留倚仗,山色取当樽。夙昔疑吾醉,维舟尚在门。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宿无相寺
李白 〔唐代〕
【大石调】青杏子_元宵明月镜
周文质 〔元代〕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曹雪芹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纳兰性德 〔清代〕
更漏子·金雀钗
温庭筠 〔唐代〕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宋代〕
贺新郎(题江心)
曹稆孙 〔宋代〕
阮郎归(丹桂)
刘镇 〔宋代〕
丑奴儿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