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白雪新题照画阑,鲍山堪此对盘桓。楚宫一送江天色,郢曲长飞海气寒。绕夜朱弦清自语,凌云綵笔老相看。使君不是元同调,千载阳春和者难。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卢挚 〔元代〕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杨冠卿 〔宋代〕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白朴 〔元代〕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庆清朝
李朴 〔宋代〕
醉落魄(咏秋十首)
张抡 〔宋代〕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毛滂 〔宋代〕
祝英台(晚春)
程垓 〔宋代〕